慢看練習室

分享:
日期: 
2025-03-30 to 2025-06-15
慢看練習室
地點: 
高雄市立美術館本館

 活動介紹
您曾計時過自己花費多少時間面對一件沒有觀看時長說明的藝術作品嗎?面對沒有時長限制或時長預設的作品,您會花多少時間觀看?
來到美術館,我們很熟悉也習慣於知識與脈絡的獲取,許多人會閱讀作品說明文字,聆聽導覽,不過在此之前,您是否好好地先觀看過作品,閱讀其中的物質線索,有意識地先不讓感受、判斷凌駕客觀觀察?
 
2001年的研究發表〈花時間在藝術上〉(Spending Time on Art),兩位學者Jeffrey K. Smith和Lisa F. Smith以大都會藝術博物館6幅選件、150位觀眾為研究樣本,獲得了以下實驗結果:人們停留、觀看一件藝術作品的時間平均為27.2秒,中位數為17秒,眾數為10秒。用3分48秒觀看林布蘭的作品〈亞里斯多德與荷馬半身像〉(Aristotle with a Bust of Homer)為其中最長的觀看時間。[1]
 
2015年4月,在上述研究基礎上,兩位學者又與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的Pablo Tinio合作,在芝加哥藝術博物館進行了更大規模的實驗:選擇9件作品、以456位觀眾為觀察研究樣本,並在2017年發表〈觀看藝術作品與閱讀標籤說明的時間〉(Time Spent Viewing Art and Reading Labels)一文,討論分析所獲得的實驗結果:平均觀看一件藝術作品的時間為28.63秒、中位數21秒、眾數10秒。又456人中,有246人作品跟作品說明都會觀看,平均看作品的時間為17.26秒,看作品說明的時間平均為15.79秒。另外210人則只看作品,平均觀看時間為23.46秒。[2]
 
2001年、2015年,時隔十多年,大眾觀看作品的平均時間沒有太大的落差,當然研究中還有更細緻的觀眾分析、人們的行為討論,不過從中,我們基本可以確定,人們觀看作品的時間確實不長,平均每件作品獲得的目光(觀看時間)不超過30秒。不過已有越來越多的藝術教育和鑑賞引導,期待大眾以「觀看」為起點,進行慢看的練習與實踐。如Shari Tishman(哈佛零計畫Project Zero高級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著有:Slow Looking: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Learning Through Observation,Michael Findlay(Acquavella Galleries紐約阿奎維拉畫廊總監)著有Seeing Slowly: Looking at Modern Art,[3]以及藝術史學家、哈佛大學教授Jennifer L. Roberts有一份知名的藝術史課程教學作業:要求學生需花完整的3個小時進行作品的觀看練習。[4]泰德美術館(Tate)亦在官網提供一個慢看指南(A guide to slow looking),介紹慢觀看以及提供大眾練習的作品選件建議。[5]

在有限的時間以及快速的生活節奏下,若沒有一個任務目標,很難強迫自己慢下來、進行慢看練習,但當我們緩慢地、有意識地觀看,面對原作,許多第一眼沒看到、沒注意到的細節,或是在與他人對話討論的過程中,將慢慢躍入眼中與思考,開啟更多的感知,看到更多的看到。
 
全新推出的活動【慢看練習室】,邀請大家來高美館與我們一起練習慢看,實驗慢看(每場次主要觀看一件作品!),層次地感受與意識面對作品的不同階段,調動自我感官,觀看與探索藝術之沒有正確答案。
 

 如何參與:關於報名
【慢看練習室】不定期現身,並有不同的引導者,擁有不同背景與風格的引導者們將規劃帶入不同的練習與實驗!

【報名】:活動需事先線上報名,歡迎至各場次講座獨立頁面報名。
【費用】:活動免費參加,由於需進入展場,入館辦法依本館假日參觀規範購票入場,符合免票資格者請準備相關證件驗證入場。

 

 
 活動場次
 

場次
日期
時間
對象
引導者
報名頁面

一般場
4/19(六)
10:30-12:00
一般大眾,活動人數上限8人。(歡迎無藝術背景者)
Seeker
尚未開放

親子場
5/4(日)
10:30-11:15
大班至小學3年級,上限6位;需大人全程陪同。
Zier
尚未開放

親子場
5/18(日)
10:30-11:15
大班至小學3年級,上限6位;需大人全程陪同。
Zier
尚未開放

關於引導者

Seeker

語言:華語
興趣:有一個偵探魂,喜歡觀察,享受查找線索和發現細節的過程
特點:面對藝術作品,會先從物質線索、物理證據的找尋作為探索起點
偏好思考:客觀/主觀的邊界和歸類、有脈絡/去脈絡的判斷和討論

Zier

語言:兒語、華語、台語
興趣:解碼兒語、喜歡蹲姿說話與傾聽對方
個性:身為一名訓練有素的兒童陪伴者,性格溫和且不易發怒,重視美好與安全的體驗

 

 肖像權聲明
活動中將進行現場攝影記錄,參與本活動即同意授權承辦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進行活動攝影,且同意高雄市立美術館將相關影像用於本館網站、社群媒體、出版品製作、研究發表等非營利之教育推廣用途,且同意本館擁有公開宣傳、傳輸前述影像等權利。
 
活動洽詢
高美館教育暨公共服務部
07-5550331分機242 顏小姐(週一至週五9:00-12:00;13:30-17:30)

注意事項
│活動若遇高雄市政府發布全市停班停課(如逢颱風、豪雨等大型災害)而取消,依本館臨時公告處理,並保留活動現場安排的一切權利。
│高美館因藝術品保存需求,室溫設定為22度左右,溫馨提醒可攜帶保暖衣物以備不時之需。
│活動當日若有異動,以當天公告為準。
│本館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之權利。

 

[1] Jeffrey K. Smith, Lisa F. Smith, “Spending Time on Art,” Empirical Studies of the Arts, Vol.19(2), 2001, pp. 229-236.
[2] Lisa F. Smith, Jeffrey K. Smith, Pablo P.L. Tinio, “Time Spent Viewing Art and Reading Label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Creativity, and the Arts, Vol.11, No.1, 77-85.
[3] 台灣尚未有兩本著作的翻譯出版,但已有簡體版譯本:《慢觀察:觀察學習的藝術與實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現代藝術慢慢看:給普通人的欣賞建議》(中信出版社出版)。
[4] Jennifer L. Roberts, “The Power of Patience,” Havard Magazine, November-December 2013, 2013, pp.40.
[5] 頁面連結:https://www.tate.org.uk/art/guide-slow-looking(最後造訪:2025.2.20)

👍高雄訂票享優惠

※各項活動有可能受疫情影響,延期、停辦或改變型式,活動如臨時變動,請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活動資訊細節,請您直接洽詢主辦單位,本站僅供活動收集整理(活動可能會因颱風、豪雨特報等臨時狀況延期或取消)。

×
×
https://shopee.tw/shop/1255215573